【直销银行】银行中的安利 民生银行

新金融记者 宁广靖 实习生 李雨纯
 

近日市场传言,民生直销银行在几次上线延迟后,即将正式推出。直销银行推出后,其主打产品为年化收益率约6.7%的货币基金产品—如意宝,这款类似于余额宝的货币基金可实现T+0实时汇款。新金融记者就此消息致电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工作人员表示,相关事宜是总行在运作,目前分行尚未接到通知及相关信息。截至截稿,记者未收到民生银行的官方确认。

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相关人士曾对媒体放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脚步越来越快,等到完全放开之后,直销银行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最先进入这个领域的银行就会瓜分这个市场,因为在这里,所有银行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输赢就看谁先起跑。”

  倒逼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各种“宝”的出现,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分食变本加厉。这些被阿里、腾讯和百度普遍采用的“海量用户+货币基金”模式被业内人士归结为:“从散户那里把银行的活期存款收上来,再通过协议存款卖给银行。”

银行显然不能坐以待毙,直销银行成为它们成功“逆袭”的尝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是借贷终端,有了存款资金才能生存,直销银行可以成为吸纳资金的媒介,这也是银行展开直销银行的主要原因。

一旦直销银行运作成功,就可以减少银行购买协议存款的总量。李宪铎认为,类余额宝产品打包将资金卖给银行,至少加上一个点。如果银行开展直销银行,可以通过直销银行吸收存款,避免了这一个点的成本支出。但必须承认,直销银行的设立会产生人员及运营费用,但这很有限,比起“大额资金一个点”负担要少得多。“现在给出的年化收益率不是银行的底线,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中,量的大小决定了成本。如果直销银行规模扩大,就会摊薄银行成本,增加利润。”李宪铎说。有业内人士估计,直销银行给投资者的收益不会比余额宝等产品低,未来会有更高的利率产生。对银行而言,即便给出较高的年化收益率,也比购买协议存款合算。

  筹码

“银行现在的处境比较尴尬,若不投入去做,客户就被抢走了。银行被倒逼着做出选择,跟进也只是与别人保持同步。”澳门国际银行首席分析师万凌云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银行通过直销银行发行货币基金在时间上虽比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要晚,但掩盖不了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率市场化使得民众有更多的存款选择,各种“宝”在拼收益的同时,风险也被频频提及。而银行凭借天然的信用优势,使民众更具信任感,这为其直销银行加分不少。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直销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渠道。表面上看,余额宝等货币基金覆盖面较广,存在一定的群体优势。但不可回避的是,其账户都是在银行开设的,这是银行最具优势的一点,而且这一点永远不会被弱化。“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给客户充分的体验,但其渠道优势不一定能够扩散。事实上,两者较量的应该是后台。银行有正规的后台设计者,但互联网公司没有。这就决定了其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组合能力不能支撑自己去完成这些任务。”陆磊说。

更需关注的是,银行有着互联网公司无法比拟的吸储功能,这决定了银行在垫资方面比互联网公司更有优势。但业界也有声音认为,如果直销银行与互联网理财拼“收益率”,那么很可能带来高企的资金成本,这样对银行而言利差就低,如果通过利息和利润的差值来判定金融风险值的话,直销银行或许会站在高风险边缘。

  互搏

自北京银行(601169,股吧)直销银行设立之日起,直销银行就常被扣上“颠覆传统银行模式”的帽子。事实上,直销银行或许会对银行传统业务带来一定影响,但并非颠覆或替代,直销银行更像是银行两条腿走路的一个策略。互联网理财面对的是大众、小额的平台,而银行传统业务很多是针对小众、大额的客户群体,相比而言,银行的实体网点使民众更具信任感。

可以预见的是,直销银行的出现会对现有的互联网公司理财产品带来不小的冲击。现在,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吸纳的资金大都卖给了银行,如果未来直销银行能给银行带来足够资金,银行就不会再为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资金支付这么高的资金回报,那个时候会对余额宝等在线理财产品带来不小的影响。

李宪铎表示,目前看来,直销银行的出现还不会给市场带来蚕食、厮杀的局面。“我不认为银行一宣布要搞互联网金融,电商就死了,反之亦然。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金融也需要随之改变。金融要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发展业务,变成3a银行(anywhere、anytime、anyone),只要进入金融服务区就可以享受一切金融服务。从微观来讲,这是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改变,而从宏观来讲,这是一场金融革命。”李宪铎说。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出对直销银行的担忧。他们认为,银行的行动只能延缓银行的存款流失,但不能阻止存款流失的大趋势。因为银行不可能把所有活期存款都变成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如果真那样做,银行的成本是惊人的,这对银行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万凌云则认为直销银行重点在“销”,而非办理业务。这也是直销银行与网上银行的区别。但是直销银行在抓住客户方面最大的弊端是没有日积月累沉淀下来的客户关系,而这种关系对银行至关重要。

“新技术崛起了,但银行骨子里很保守,现在要它们去追求新模式下的利益,对它们而言,新的利益还不确定,但改变原有的利益模式必然经历阵痛。这就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万凌云说。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