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满拦江:中国1%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财产,究竟意味着什么?
(1)中国
北京大学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超过0.4,社会分配就趋于不公,基尼系数越大,社会越不稳定,越容易出乱子),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此外,2012年全国家庭净财产均值为43.9万元。而在当年的全国家庭财产构成中,房产占74.7%是主要组成部分(在农村,房产占家庭财产比例的中位数在60%左右,低于城镇家庭)。
以上这些数字,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不妨把这些数字倒推回去,先来看看中国的富人富到什么程度,穷人又穷到什么程度。
(2)富人
全国家庭净财产均值为43.9万元,假设中国只有100个家庭,那么财产总值为4390万元。
其中一个家庭拥有全部财产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463万元。
参考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有超过4亿户家庭,每个家庭平均3.1人。
4亿户的1%,就是400万户。报告显示,这400万户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党政机关的官员、事业单位的领导及企业老板(包括国企和私企)所组成,这些家庭每户平均拥有财产1463万元。
这1463万元中,占四分之三是房产,如果把房产扣除,余下来的不过是366万元。
366万真不多,如果他们每天花掉1万,到年底还能剩下1万——但问题是,这366万也不全都是钱,他们家的冰箱彩电轿车笔记本电脑统统算上了,现金最多不过一、两百万。
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没错,是有些特字号的贪官,比如说呼铁局有位副局长马俊飞,他一个人就捞了1.3亿,算是个小号的虎崽崽。比马俊飞捞得更多的官员,堪称车载斗量——但即使是在共产党体制之内,资源短缺与欲望无穷的矛盾也仍然存在,再富的官员,也会抱怨钱太少,只是能够日进斗金的实权位置太有限。大多数官员,一辈子也捞不到个签字财权,只能弄个小金库截长补短打牙祭,拼凑个家庭财产1463万,也就足以告慰人生了。
结论是,中国顶尖的400万个家庭,家庭财产都在1463万以上,其中有四分之三是房产,他们过着全世界都羡慕的幸福生活,报告将他们称为享乐型。
(3)穷人
仍然假设中国只有100个家庭,底层25个家庭,来分财产总量仅占1%的43.9万元,平均每个家庭1.756万元的财产。
1.756万元的财产中,还有60%是房产,所以他们全部的家当,只值0.7024万元。
仍以第6次人口普查的4亿户家庭计算,25%的家庭就是1亿户,3.1亿人,他们每户人家里,除房屋之外所有的财物,锅碗瓢盆图书文具缸里的米地里的菜洞里的老鼠,全加在一起只有7024元钱。怕只怕再有个大病小灾,报告称,不同收入群体间,自付的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均维持在6000元左右。也就是说,这1亿户人家徜如果生了病,把全部家产卖掉去医院,治病钱再加上往来的交通费用,恰好花个净光。
全国至少1亿个家庭,就算是把全部家当都卖了,也看不起一场病。所以报告将这3.1亿人,称之为贫病型。
(4)不是寡,只是不公
假设一种理想状态,从顶尖的特权家庭中,拿出一部分钱来,给底层25%的家庭,每户再加上2万元的收入。那么:
顶尖400万家庭的总财产,只是从1463万元下降到了1413万元,减少比例不过是3%,对这个阶层的生活状况,没有半点影响,而处于底层的1亿个家庭,生活就会大为改观,甚至可以说彻底摆脱了极端贫困。
——这个计算数字表明,中国真的不缺钱,缺的是一种公平分配的体制。不是寡,只是不公。少部分特权阶层,拥有太多的闲钱。而底层相当比例的人口,却陷入于朝不保夕的凄惨境地。这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制度的贫困!
——报告称,体制内的家庭财产,明显高于体制外的家庭财产。体制就是社会分配极端不公的原因。高得惊人的基尼系数,见证了体制只剩下了掠夺功能,财富配平功能彻底丧失。
——还有一点要注意,这里说从顶尖特权家庭里拿出一部分钱,而不是规范的说:用税收杠杆,对这部分家庭征收3%的财产税……不敢这样表述,是害怕万一被官员偷听到,又会对赤贫阶层狠狠加税。要知道,社会财富充足而竟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陷入赤贫,就是因为官员们恶意经营所造成的后果。
(5)社会矛盾为何不爆发?
前面说过,基尼系数一旦超过0.4,社会就会出现不稳定的乱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是0.73,早就过了临界值,怎么还是一片歌舞声平?
其实,早在两年前,社科院就发布了《社会蓝皮书》,称: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
设若中国每年的群体事件,10万略微出头,摊到一年的365天,每天就要发生30起,平均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一起群体事件。
正因为基尼系数过高,群体事件过频,所以央视才会癫狂般的喜大普奔,用喜庆的声音,冲淡这凄凉的世相。但也正因为对这些群体事件的严密封锁,信息管制,才导致诸多事件陷于孤立境地,旋生即灭。徜如果这些群体事件之中,能有百分之一报道出来,也会促动高层产生恐慌心理,立即推动社会变革。
对过高的基尼系数反应迟钝,对过多的群体事件感觉淡漠。当局不说着手解决问题,只知一味的闭塞视听自欺欺人,任社会不公日趋极端。现在的中国社会,一如春秋时代的蔡桓公,上演着古老而新奇的故事:
扁鹊见蔡桓公,曰:君有疾在基尼,系数已经7.3,超过临界值近一倍,必须变革。
蔡桓公曰:扁鹊,你这个网络大V,拿了外国人多少钱?想来唱衰我们蔡国,你是何居心?
扁鹊退下,隔日又来见桓公,曰:君有疾在群体,事件一年十万起,如不变革,后果担不起。
蔡桓公曰:再造谣?你再敢造谣?信不信我寻衅滋事了你?信不信我让你上央视?
扁鹊退下,隔日又来见桓公,却听说蔡桓公已经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他自己留在蔡国,做了裸官继续捞钱。扁鹊悻悻然,无计可施。
……用这种方式,来解释社会矛盾何以没有爆发,只是因为这个问题太过于敏感,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导火索效果——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只要有一件没能处理明白,你想是什么后果?
(6)机会与风险
缩小基尼系数的唯一法子,是注重民生,让底层1亿个家庭享受经济成果。而这段时间以来,如徐才厚、如谷俊山、如令政策、如万庆良等人被调查,听起来激动人心——但似乎不太可能让基尼系数缩小。
诸多贪腐官员纷纷被点名,覆盖面广而频次极高,会让官员们陷入麻木状态,逮住算你的,逮不住算我的,反正你是用鱼叉又不是用渔网,无非不过是让大家豪赌运气罢了。贪腐官员被点名之后却不得闻其详情后果,明显也不可能让每年的数万甚至十数万起群体事件削减。
——但北大替中国人民做了件好事。《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一出,其效果之轰动,是无庸置疑的。生活的底层的民众,每天被央视虚情假意的喜大普奔,折磨得耳鸣眼花,似乎全中国人民都幸福得满地打滚,就自己霉摧混得惨。
现在好了,看了这个报告,许多人就会长松一口气。原来有资格享受中国梦的,是中国1%的家庭。而最底层的一亿个赤贫家庭,才是中国的真实写照。许多人不是不努力,但财富配平的体制功能衰减,呈现出的是更强势的掠夺意志,这就导致了底层人越努力生活水平越差。抢得比你吃得快,现实悲哀又无奈。
最有意义的是,北大的报告,虽然不会让高层生出恻隐之心。但中国毕竟已足够富裕,真的没必要再人为制造极端不公。再者说了,顶尖的400万个家庭,其财产都已经过了1463万,你再给他们每家加上几百万,他们也没什么感觉,更不会感激。但如果把新创造出来的财富,向底层倾斜上那么一点点,整个中国的气象,就会大为改观。
希望这个想法,不会又是一次自做多情——2012年的《社会蓝皮书》,明显对权力层没什么触动。寄希望于这一次让他们良心发现?这个,听天由命吧!
——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大变革的契因犹如火热岩浆,被冷漠的官僚层压制在地下,已经太久太久了。这被压制的强大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其所积累的生产力就会造成空前之井喷。这个机会说来就来,不来也正常——但说不定当真会来。
无法想象基尼系数继续增长下去,会是个什么情形,有本事你长到1,所有财富,尽属一人,世上男女,全部归你。如果不是这样,则体制变革无可回避。
一旦机会到来,由于其自身特性所决定,对许多人来说也有可能意味着风险。
是机会,还是风险,取决于对这个变革契因的认知与洞察——看看台湾的历史吧,一个挟带着巨大风险的机会来临,意味着超量的权控资本抛向民间。你是不是有能力接下这个盘,又或是想在这个过程中啃食一点残渣,这要看你在此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充足。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M2MzYzOQ==&mid=200448916&idx=1&sn=153ec5fd099384a90ca56e833c44fc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