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咳嗽
(小儿体质偏热,一般初起都表现为热证,但用了消炎药、吊針后转为寒症或寒热不明显)
(一)热咳
症状:
气促、频繁、声音沙哑、喉咙干痛、伴黄稠鼻涕、怕热、口干口渴、嘴唇干红、有口气、大便干硬、小便黄、舌比较红。
常用药物:
蛇胆川贝末1支/次,3次/天
猴枣散-按说明
食疗:
1、 川贝5g(拍烂)、南、北杏各5粒(拍烂)、百合10g、雪梨1个(挖心)、雪耳适量炖瘦肉
2、 桑叶5g、芦根5g、北杏5粒(拍烂)龙利叶10g、川贝5g煲鹧鸪
3、 罗汉果1/4个、青橄榄5各、北杏10g(拍烂)、百合10g煲瘦肉
饮食禁忌:
煎炸、腌制品、姜、芒果、榴莲等热性水果、不喝冰冻饮料
(二)寒咳
症状:
咳嗽声音不高、没力,精神状态萎靡、常伴清鼻涕、怕冷、不容易出汗、大便稀烂、小便清
常用药物:
蛇胆陈皮末1支/次,3次/天
化州橘红止咳糖浆-按说明
食疗:
陈皮1/4个、北杏5粒(拍烂)、生姜3片炖瘦肉
饮食禁忌:
少吃生冷、腌制品
二、 腹泻(秋季多见)
小儿七厘散+藿香正气丸(半包)
藿香正气丸对腹胀、食滞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 感冒发烧
(一) 寒症
症状:
怕冷、手脚冰凉、流清鼻涕、鼻塞、不出汗
退烧方法:
洗澡:青蒿200g、防风50g、紫苏50g
- 水煲滚后,再放药材,滚10分钟后,倒出来
- 再次翻煲,倒出来与第一次的混合
- 放凉后再洗(不能加冷水、不要太凉,热点洗)
- 边洗边用毛巾搽后颈部直至腰部,尽可能搽到皮肤发红
- 洗完后穿厚衣、盖被子、喝热水/热粥焗汗,衣服湿了及时换,但不要受凉
- 汗出透了才能退烧
药物:
- 小柴胡冲剂
- 羚羊角滴丸
食疗:
生姜1小块拍烂、新鲜紫苏1小把、葱1小把、红糖小量,煲水喝
(二) 热证
症状:
手脚滚烫、怕热、出汗多、口干口渴、黄鼻涕、喉咙痛
退烧方法:
用冰贴贴额头、膈窝、后颈大椎穴(低头,后经最突出的位置)
药物:
羚羊角滴丸、紫雪丹
食疗:
桑叶10g、菊花10、芦根10g、蝉衣5g煲水饮
秋冬汤水建议
1、 白萝卜
2、 红萝卜、马蹄、白茅根、青皮竹蔗
3、 雪梨、雪耳、百合、无花果煲瘦肉
4、 沙参10g、玉竹10g、百合煲鲫鱼
5、 罗汉果、菜干煲瘦肉